找到相关内容806篇,用时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红陵寺举行奠基法会

    及信众500余人。 黄修建局长、薛亚军处长、张云飞局长、高行令局长、蒋守丰秘书长、能海法师、能宣法师、常信法师、蒋卫明总经理、法师为大殿奠基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4/19065274236.html
  • 佛七的真实意义

    美国被认为是正确的。是否的正确?不尽然。念念保护自己是增长执,执是六道轮回之根本。佛告诉我们‘无我’,可见保护自己是错误的。无我就无轮回,有就有轮回;有,造的业是轮回业;无我,造的业是净业。佛经上说的‘常乐净’的‘’是,我们现在执着身是我,这是‘假’。禅宗说得好,‘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’,那才是我是自性、法性、法身,找到就是成佛,就是法身如来。何谓法身?虚空法界一切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076501.html
  • 佛家的往生

    平时念佛,就是替临终打理搬房子事,从旧的房子,到新的房子去。这并不是一件懮恼的事,而是欢喜事。懮恼是凡情,欢喜是道情。平时人们指着自已的身体,给起名叫做「」,其实这是错误了。因为身体并不是「」,而是「的」!“它"是「」所使唤的一件东西。每个人的清净自性才是「」,是「」所用的东西,用完了,或用坏了,就要换新的了。   念佛往生,就是要您化生莲华,换过一个新的清虚之身,无极之体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2186624.html
  • 理论、实践,如鸟之两翼

    轮回?”等问题。他认为“无我”应放在实践层面看,所以“无我”并非没“”,而是透过层层“非我”的行持净化,证得一个“”。文章中并指出,应厘清对“无我”观念的认知,才不容易在修持时产生混淆。  这真是典型的“学者之见”。学术性的研究探讨就像这样:永远在“主观—客体”二元对待的架构下循环不已,然而主、客永远在无限趋近中,而两者终究是分离的。所谓“”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客体罢了。依笔者看法,这位学者...

    朱纪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4365597.html
  •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——读傅伟勋先生著作《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》

    扮演死的无相,若能从人生这个色相世界中解脱出来,则对于生与死的对立和矛盾意识即刻消失,同时也对生命的真实有了完全的开悟。”禅家视为主人,而生老病死之躯体就好比是外衣。主人总是要换衣裳的,生与死就是更衣换装之事。然而一般人的倒见,则视衣裳为主,为客。禅家把人生比喻为桥,把水比喻为时间,把比喻为过桥之人,曰:“人从桥上过,桥流水不流。”郑石岩说:“当一个人对于生与死有了深度的开悟,他就...

    郭齐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1685347.html
  • “道”是什么?

    ,无声无息,无作无为、如如不动。你不可能见到它,也不可能找到它。它在万事万物之中,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。它清静无为,如如不动。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。万事万物无处不在,本性也无处不在。山河大地,动潜飞植都是如来。虽不可见,但又无处不见。  你的肉体不是,思想也不是。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。其实,灵魂还不是。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,是这个肉体的灵魂。肉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556785.html
  • 超越自我

    客体,而作为认识主体的它就躲藏到后面去了,这个永远在逃避我们的认识而又主持着我们的认识活动的主体,禅宗称之为“”。唐代禅师临济(义玄)形容这个“”说:“著即转运,不求还在目前,灵音属耳。”普愿(南泉)说这个“”是“拟向即乖”,都是上面所说的这个意思。康德把这个“”说成是只具有“形式同一性”的逻辑主体,康德的这个观点如前所述未脱离主客二分式。其实,“”既非实体性的自我,也不能说是...

    张世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271057.html
  • 论佛教的“无我”

    ‘常恒自在的主体();(二)法无我,指诸法乃因缘和合而生,不断变迁,并无恒常的主宰者。关于“”的概念不同宗教和哲学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,大致分为“大我”、“小我”、“”、“假”、“妄”等。...对其它宗教在哲学理论上的挑战吗?不能。这类挑战,不仅仅来自异教、外道,也来自佛教内部。其实质就是“无我”论无法合理地解释轮回及成佛的主体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。  二、剖析“自我”,辨明  佛教认为...

    澄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2760777.html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三)

    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三)   1.3.3 存在的思辩  社会当中,我们常常提到“”这个概念,那么,对于“”的存在得到确认的具体依据是什么?你的知道“”的具体含义吗?  在许多人...神秘抽象的“”的存在确认,下面具体分析一些认识。  1.3.3.1 与假  我们常常说起“”,这是社会生活中必然需要的名词,否则交流就成为困难。虽然我们经常在用“”,但是我们却很少思考过“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1749928.html
  •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

     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   诸法无我,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,此所谓无我,应为俗两大方面的统一。就真谛言,无我之“无”所否定的,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、五蕴中、五蕴外常一自宰之“实”,此实非有;就俗谛言,假非无,此俗二谛的统一,名曰中道,可谓佛法自我观的全面。真谛无我这一面,因属出世间法,历来被大讲特讲,而俗谛假,却有被忽视的倾向,故有西方心理学家批评佛教未能建立起心理学意义上的完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359439.html